每日关注!骂花呗的人,饱汉不知饿汉饥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者:脆皮先生来源:脆皮先生(ID:cpxs2009)

微信的规则进行了调整

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点在看

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

这样钱哥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

跟大家分享创业项目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啦~

1

最近,一条2020年的短 视频,又被网友刷上了热榜。
视频在某音上的评论超过了4万多条。 很多网友被店主的善良感动了,但更多的人,可能是被“过了9号再来”击中了。
生活不易,现实中很多人可能都像这个男人一样,辛辛苦苦还是没什么积蓄,实在没钱了就用花呗先撑一段时间。
等工资到手了,每个月9号还掉花呗。
所以很多网友评论说,能听懂“9号再来”的人,过的一定不太容易。
有博主去搜索了近一年网友关于花呗的发帖,发现:
三年疫情之后,大家开始怀念花呗了,甚至感谢它。

2

曾几何时,在网络上,你能看到很多骂花呗的人,骂它是超前消费,骂它是高利贷。
除了骂花呗,他们也骂用花呗的人,骂他们没有自制力,甚至一杆打翻一船人,呼吁“不要和用花呗的人做朋友”。
这引发了一些人的愤怒。
为什么会愤怒?因为那些骂花呗的人,很可能是饱汉不知饿汉饥。
在网络上搜索一圈,你会发现, 很多人用花呗不是为了超前消费,而只是为了基本的生活。
疫情这几年,有太多的人和装修店老板、买烟男人一样,靠花呗艰难度日。
骂花呗的人,大概没体验过兜里只剩几十块钱的难,大概无法想象生病了买不起药的心酸。
但疫情三年,即便你身处大城市,多多少少也看到过这样的故事。
今年六七月的时候,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地下通道两侧,每晚都住着人,比春运的时候还夸张。
他们不是第二天要赶车的人,而是为了省住宿费在过道凑合一晚。
那位上海的保姆阿姨,她从方舱出来之后,没有住处,在电话亭里住了5天。
辽宁一位大爷,因为找不到活干,几天没钱吃饭,去餐馆求助老板。
在得到帮助后,他老泪纵横,双手合十,给老板下跪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,厄运专挑苦命人 。
真实的世界里,真的还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。

3

经济学家陈志武最近做过一个分享,说的是在美国加州有两类社区,一类允许payday loan,也就是发薪日贷款,一类不允许。
所谓的“发薪日贷款”,就是当你实在没钱生活的时候,可以凭最近几个月的工资单,去贷款公司借一小笔钱,等发工资后再还。
“发薪日贷款”几乎不需要什么担保,借款周期也灵活,相应的利率也会高一些。对这样的贷款,美国不同的州持不同观点,有的允许有的禁止。
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,对这两类社区做了一个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。
结果显示,两类社区在遇到经济萧条的时候,个人破产率都会增加。
但是,允许“发薪日贷款”的社区,抢劫、酗酒伤人、夫妻吵架的几率,都要比禁止“发薪日贷款”的社区低得多。
原因在于, 很多没有存款的人选择借钱,并不是为了超前消费,而是为了度日,比如实在没钱吃饭了,或者生病了需要买药。
如果走投无路实在借不到钱,他们中的一部分人,可能会不理智地走向犯罪或者极端。
这个长达8年的社区调查发现,“发薪日贷款”这样的金融服务,原来可以减少犯罪。
我们普通人,都可能会遇到坎,都可能是这个装修的小老板,是那个买烟的男人,是住进电话亭的保姆阿姨。
所以,不要骂他们为什么用花呗,为什么要借钱生活,不要嘲笑他们穷。
不知他人苦,也请不要对他们居高临下、指指点点,更不要问“何不食肉糜?”
就像这位网友说的,我们也希望这个世界人人有房、人人有存款,但很多人为了生活忙忙碌碌,却依然生活困难。
人与人之间,少些偏见和指责,多点包容和理解。
作者: 脆皮先生; 个人简介: 脆皮先生,一枚新晋奶爸,创业公司高管。 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,考上985高校硕士,成绩全国前三。 工作13个月,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。 去过很多城市,也曾在路边练摊。 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,持续成长,不断精进。
本文来源:脆皮先生(ID:cpxs2009),转载请联系脆皮先生公众号。
点“在看”给我一朵小黄花

关键词:

资讯

新股
市场
Copyright@  2015-2022 纵横证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  联系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